设计赋能 智联未来

发布人:秩名发布日期:2025-05-24 14:52

AI+工业设计沙龙苏州启幕 共绘新质生产力发展蓝图

「设计赋能 智联未来」

5月23日,由苏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、苏州市工商业联合会(总商会)、中国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主办的

“设计赋能·智联未来”AI+工业设计赋能企业新质生产力主题沙龙在苏州成功举办。

本次活动汇聚政产学研各界力量,通过主题演讲、跨界交流等形式,深度分析AI技术重构工业设计全流程的创新路径,

为“中国智造”迈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注入智慧动能。

政产研协同聚势 锚定产业变革新方向

苏州市相关部门领导、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孟琪及来自联想集团、中车长客等行业领军企业代表齐聚一堂。

孟琪在致辞中指出,当前全球产业竞争格局深刻调整,AI技术正推动工业设计从 “工具革命”迈向“范式变革”。

本活动旨在搭建跨界协同平台,通过凝聚“技术创新-设计赋能”的发展共识,助力企业构建以新质生产力为核心的竞争优势。

前沿实践分享 解锁智能设计新场景A

——脑机接口:开启生命科技新维度——

强脑科技设计中心负责人杨钊祎带来脑机接口技术领域内容《设计的力量:跨界突破,在脑机接口领域铸就创新》。

内容提到脑接口能够通过神经肌电信号解析实现截肢者的自然操控、融合生物力学的智能仿生腿让步态恢复生理曲线、

经颅电刺激安睡仪通过神经调节技术改善睡眠质量、针对孤独症儿童的神经反馈训练系统帮助数千家庭提升社交能力等。

杨钊祎的分享引发对技术伦理与人文关怀的深度思考,

当机器生物化与生物机器化形成技术拐点,设计的本质回归“以人为本”,AI不是替代人类,而是以更自然的交互方式延伸生命的可能。

前沿实践分享 解锁智能设计新场景B

——智能转型:重塑设计研发新范式——

联想集团首席设计师杨润揭秘科技巨头的智能化转型实践《AI时代下的设计创新思考与实践》。

通过将AI算法融入产品定义、原型设计、用户体验测试全流程,联想构建了“数据驱动+设计思维”的双轮创新体系。

运用生成式AI快速迭代设计方案,结合虚拟仿真技术实现硬件产品的“数字孪生”研发,使高端PC产品用户满意度提升37%。

AI正在重构设计生产力,从工具提效到流程再造,最终实现设计师创造力的全面解放。

前沿实践分享 解锁智能设计新场景C

——“效率革命:空间设计进入”分钟时代”——

作为全球空间智能领军企业,群核科技旗下酷家乐的“AI智能设计平台”成为全场焦点,

副总裁汤锡峰现场演示全链路智能解决方案《AI赋能大家居行业,构建新质生产力》。

通过自研GPU算力调度系统,仅利用1/10行业平均算力完成超千倍渲染效率,支持从3D方案生成到生产装配的无缝对接,减少行业40%的沟通成本。

这一“中国方案”正重塑全球1500万设计师的工作方式。

前沿实践分享 解锁智能设计新场景D

——大国重器:智能设计赋能高端制造——

中车长客国家轨道客车工程研究中心毕凯部长展现AI在高端装备领域的创新实践《面对多场景应用的智能轨道交通车辆创新设计应用与探索》。

通过流体动力学AI仿真系统,将列车气动外形设计周期从180天压缩至20天,助力复兴号实现350km/h时速下的全球最低阻力系数;

基于乘客行为大数据的智能座舱设计,使高铁座椅空间利用率提升25%,旅客满意度达92%。

从“跟随设计”到“引领设计”AI正成为中国高端装备走向世界的核心竞争力。

圆桌对话激辩 构建创新生态新路径

中国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院长王昀领衔的圆桌对话环节,聚焦“AI如何重构工业设计全流程”展开深度思辨。

华帝设计总监梁文淦提出“工具赋能三步曲”:从效率工具到创新伙伴,最终实现“人机共创”的设计新范式;

兮易咨询高洋强调数据资产的战略价值,建议企业构建“设计知识库+AI训练平台”的双轮驱动体系;

苏泊尔姜鸿胤分享智能清洁电器研发经验,揭示AI在用户需求洞察、功能定义中的精准应用;

苏州轩昂设计与山东工艺美院则呼吁建立“高校-企业-政府”的协同育人机制,培养“技术理解+设计思维+商业洞察”的复合型人才。

开启智能设计新纪元

随着《“十四五”智能制造发展规划》的深入实施,AI与工业设计的融合正从单点突破迈向系统重构。

本次沙龙不仅呈现了脑机接口、智能座舱、空间设计等领域的前沿成果,更构建了“技术研发-场景应用-生态建设”的全产业链对话平台。

孟琪总结:“当设计思维遇见AI算力,当产业需求对接创新资源,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蓝图正加速显现。期待产业变革浪后的中国设计新时代。”



南京工业设计公司,南京产品造型设计,南京外观设计
Keywords: 南京工业设计公司 南京产品造型设计 南京外观设计 本站关键词:南京工业设计公司 | 南京外观设计